关注海外华人在生活中遭受的日常歧视

2008年10月20日星期一

几则视频

终于学会了存视频。学校机子上临时文件夹里设置不一样,怎么也找不到——最后还是得弄SnagIt9才把这些个恶心玩意儿保留下来!
先上一个播了很多年的Ricola广告,以前网上有ES版本,现在却找不到了,总之电视上也有,TV3还有CAT版本的。这里只有德语版的,但一句不懂也能看懂
下面这一则是我8月11号博文中给过链接的,El Mundo一直没有删掉。不过大家可以去那个网页自己点击评论看看。
第三个就是篮球队拍广告那件事,我没找到视频,只有这则非官方新闻,里面只用了广告的静态图片——谁知道哪里有原先的广告视频请帮忙下载或者告诉我一声阿!只要写到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既可。先谢谢了!

最后这个,千万慎入——!!!!!!!!!!!!!!!!!!!!!!!!!!!!

2008年8月14日星期四

西篮球队广告的事儿

事情发生在中国男篮惜败西班牙之后。
今天西班牙各大媒体都有报道,强烈回应《卫报》的攻击,说他们居心叵测,想挑起球迷争端之类。另一方面当然免不了给自己辩白——没有、没有歧视啦,拜托有点儿幽默感好不好……除了找中国的官方证明之外,很多媒体还在中国国内采访国人以证实自己篮球队的广告手势并没有触犯到中国人。
真好玩,就相当于先把手机关了然后开始测试信号。最后结果当然是,此处测不到信号。
Google上能找到很多的,我就不在此一一转载了。
主流媒体的《国家报》的这篇文章评论还挺火——多达几十页,我看下来觉得第297条言简意赅,还能对上副标题。
最近貌似没人来了: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不放暑假。

2008年8月11日星期一

看这个!

确切的说,应该是这个。
点击这里——是一群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西班牙选手刚下飞机时自拍的视频。
谁有办法把这个视频保留下来啊?我知道的办法都不行——

2008年7月2日星期三

<更新>为什么拦的是我(涉例:在街上)

今天收到么介的邮件,讲给我一件事,我就想到前不久(应该是6月)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
在La Rambla上,那天我骑车从系里要到主校区去。就是巴塞罗那的bicing。取车的时候就听到有吹哨有人在大笑什么的。骑上往前看,是一个咖啡馆街边的terraza里有艺人表演哑剧之类的小品,模仿交警,然后做些手势啥的,就有好些人骑过去(外国人,具体哪儿的不知道,也有骑bicing的巴塞罗那当地人),他就那么手势赶赶阿指挥指挥阿,我也觉得满有兴致的,正好也骑到跟前了。他突然跑过来拦在我正前方,我吓坏了赶紧刹车,脚撑地,因为虽然我速度不快(骑在人行道上的),但他过来的很突然,停下后我想玩笑该玩了吧,就接着骑上要走,这时我还是完全de buen humor的。结果他还是拦在那里,左右不让我走。我不耐烦了,正要说他够了够了,人群里有人哈哈大笑,然后就听见“una china”这种喊起来了。我不管这个扮小丑的,径直冲过去(估计那小丑要脑子慢一点儿能被我压着),骑到一个还在哈哈大笑的人桌边:“¡¿De qué te ríes?!”当时也是气昏了头,这话讲得一点儿没水平。他就那里“De ti, de ti”的。因我原先以为他不是西班牙本国的,而是北欧之类的游客,所以才用西班牙语喝斥他(就像我以前用catalan喝斥那群不是加泰罗尼亚人的那次),没想到这个人是的(当然可能他不是加泰罗尼亚人)。我一时想不出话来,傻了那么一刻,唉,我就没想到掏出手机说:“你再说一遍阿,我录下来咱们找警察”——然后无非是很忿忿的骂着“racista”离开。
最近在写论文,比做访谈时好些了,但还是有难以平静的时刻……
天真热——是啊。

2008年6月24日星期二

心里很难过<转贴>

么介发给我的一个帖子——点击《句句真实》。
每次看到这种事情,就觉得很气,然后觉得自己很impotente
嘴馋、手痒、心懒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

先告一段落

五月最后一天。
不过下面第二个帖子偶一直在更新的啦。
如果大家有什么事,还是请写邮件给我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祝各位平安、顺利!

2008年5月17日星期六

<转贴>巴塞对华人有没有歧视?

方便没有在西华注册的朋友也能阅读,转贴如下——
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黑体字为有专门标题的发言。原用户名均已隐去,但同一用户多次发言时,使用同一序号~~
甲:发表于 2008-4-23 09:36
巴塞对华人有没有歧视?
巴塞对华人有没有歧视?我觉得马德里很严重。去酒吧服务员半天不理你,一个法藉的亚洲女孩来的第一周就遇到好多回恶劣的眼神,挡在路中间不让你走的情况。巴塞要国际化很多吧, 不知道是不是要好些
甲:发表于 2008-4-25 11:20
在美国还好,如果有鄙视可以告它。 在马德里路上走都有人盯着你看,然后往地上吐一口痰。 素质高一点的地方歧视少些,就算有歧视,也没有那么明显。如果亚洲人多,不会见怪不怪,至少不会盯着你看半天,当着你的面聊chino。所以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巴塞的感觉。
乙:发表于 2008-4-25 12:20
有些很坏,有些人蛮好的,但我遇到的都是好的
丙:发表于 2008-5-8 00:00
我上课最郁闷了~~~动不动就聊到中国的话题,有事没事他们就要说一下,说什么我还听不太懂
乙:发表于 2008-5-9 19:31
谁叫最近中国这么红哦
丁:发表于 2008-5-13 18:07
特别被歧视的没遇到过,班级里几个神经病的男生喜欢指着我叫china,有时还喜欢de taiwan,de japon,de hongkong的乱叫,多数我都对他们白眼。
历史课有说到中国的,今天老师还问我mao的全名是什么=v=一看原来是毛泽东??
他们说的时候还好,没任何歧视的感觉。
乙:发表于 2008-5-14 09:55
他们西方人,对中国根本不认识,就喜欢瞎起哄那
戊:发表于 2008-5-16 22:56
做主动不要做被动
呵呵 关键是我们自己的心态吧,我觉得,我一直在马德里,没有感觉到被歧视,反而,特别是在地铁里发现一些邋遢的老外,可能还鄙视他或她,还是那句话,关键是你自己的心态,要善于主动交际,我住老外家,他们经常聚会,有时会邀请我,在FIESTA上他们就有人直接说我们中国人很内闭的,意思就是不喜欢去主动接受某些,DUEÑO就为我说,没有的,然后说我还是很喜欢交际的。做主动不要做被动就OK了
不过我马上要去BARCELONA工作了
丙:发表于 2008-5-17 00:10
中国人是很内闭啊~~~
己:发表于 2008-5-19 18:54
那是某些西班牙人自以为是的所谓的优越感,你跟他理论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建议以恶制恶!
庚:发表于 2008-5-20 20:27
有歧视的。。。 你没有办法
辛:发表于 2008-5-28 13:07
难说.有是有,但不多,还是素质问题啊.
今天就碰到2个人妖对我们大叫CHINO,,,,,等(就听懂CHINO)之后狂笑,郁闷.
在BCN1年多,碰到这样的事情估计有3-4次了,我都不理会他们.
丙:发表于 2008-5-29 09:31
歧视到哪都有~有些小P孩路过中国店的时候还会敲玻璃敲门什么的~我还见过把模特推倒再跑走的,晕~~也有不少好人,像前几天一个老婆婆就说这次中国死了这么多人,这么多人没东西吃没水喝,看到新闻很伤心。他们是经常在课上说中国的,像我这次学到人口~郁闷死。基本上他们好象也没有说到太离谱“有的我没听懂的话,就不知道他们说什么了~~~”中国确实有很多问题很严重,他们说的话也要理性对待就是了
壬:发表于 2008-6-4 19:40
巴塞有歧视
在这边其实还是能够看到很多歧视华人的地方.比如移民局,我刚来西不久,去移民局办理材料.唯一看到的中文就是<请肃静> 真TM的 一天心情没了.
癸:发表于 2008-6-5 11:26
有歧视的,不过看你自己怎么应付了!
客观的讲,素质低的人,歧视的可能性会大一点。
不过稍微了解西班牙的历史就会有足够的应对词。30年前西班牙也是个移民国家。
因为Franco统治原因,西班牙的经济发展只是因为加入欧盟,然后我说我们中国被抢了1.5世纪,就剩下只有双手的中国人。在50年内被全世界经济制裁的环境下,我们靠我们的双手建造了GDP(PBI)全球第三,我说你们西班牙被抢了10年的话会怎么样?
被制裁10年又会怎么样?
首先会被渴死!
还有Cataluña到底是什么?又不是国家又不爱西班牙。
我说到底谁可怜!
碰到素质低的,直接当它不存在,毫不值得为他低素质的行为消耗精力!
就这样,我还歧视他们呢。
什么camerero这种工作还以为有多少光荣呢,鄙视!
欢迎各位继续,有事来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谢~!

2008年5月15日星期四

"Made in China"

关于这个短语,举两个身边的真实例子。
一次吃午饭的时候,有个同事问起巴塞罗那的bicing一事,我和另一个也是用户的人就跟他解释,怎么操作,如何申请,等等。然后他又问起那些自行车怎么样,我那个同事就说:“Son del tipo Made in China(就是“中国制造”那种)”,后面就是一堆关于那些车子笨重、只能对付骑骑、不经用的描述。当时我在场,但他们也没觉得这样使用有什么不合适。
还有一次在班车上,有个女同事鞋袢开了,然后和旁边另一女同事(我的头儿)聊起来这个鞋怎样,哪里买的,什么什么,最后结论还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吧)”然后大笑。当时她们旁边一个中国女同事就说,“Eso me molesta mucho(这个话可让我很不爽)”,但她们也就没再继续了。然后到站下车。
西班牙语有很多关于chino的短语,比如trabajo de los chinos、cuento chino、suena a chino等等。你有什么看法呢?或者别人用的时候你是什么感受?是不是可以留言给我或者写到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谢~!

2008年5月11日星期日

然后还是讨嫌来着(涉例:与同事)

先说我之前提到过的一个人。今年复活节假期后第一天,我因假期做饭剩下了,就带了便当去公司。平时都是和大家一起在餐厅吃午餐,那天去了隔壁的自助间,话说这个地方是公司专门新建的,非常decente,就是给自己带东西来的员工简单准备bocadillo或者微波热饭之类,桌椅什么都一样,还有洗碗台。我第一次用那个地方,热了饭在吃,隔着玻璃门对着餐厅,看到他和另一个德国同事在餐厅那边已经吃完了,在喝咖啡。吃着吃着,也没注意什么时候,他突然降落到我旁边来了,跟那个德国同事一起。他审视了我碗里的蘑菇炒饭和饭盒里的草莓,说:“唉悠悠,好东西自己吃不拿到大家餐桌上一起阿。”我说:“那你是端了咖啡来跟我分享的么?”他就开始含糊起什么“三鲜炒饭”,见我不理他的tonterías,又转移到说我米是不是煮过头了。我当时很想以一句“¿A ti qué te importa?(关你屁事)”毙了他,但碍于另一个同事在场,就没睬——任他显摆吧,看他还有什么能想逞。就这样,他那里闲言碎语没个完,我慢条斯理吃饭,然后一颗一颗吃草莓,吃完就径直丢下他们出去了。自打那次以后,他突然对我变得十分客气,不仅上司在场的情况下不再会犯事挑衅,平时也不再随便拉我的椅子去坐,连回去的班车上,还给我捡报纸、占座位,下车了还特地跟我说“再见”,如此等等。就是不犯贱不舒服那种,犯了这下才知道了!
然后说说我在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另一个人。我的头儿和我与另一个部门的经理约了开会,跟他核实一些我们通过网络搜集的信息,因为那个人老去中国出差的,对该行业的实际了解比我们多。他来了一见我们演示文档里的中国地图,马上很开心的问我的上司:“你知道他们(指中国人)说中国有一个岛还是两个岛吗?”我的上司没理他(大概她根本没懂他为什么问这样无厘头的问题)。他于是转过来问我:“台湾是不是中国的一个岛阿?”我答说:“你为什么还要问呢?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把问题推回给了他。他这才没话说了。
虽然这件小事是以他的自讨没趣而告终,但说这个例子,就是晒一下,有些时候就有这么些好事者得意洋洋的来犯贱,哪怕是很小的无关紧要的甚至无聊的事情吧。遇到这种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挑衅,即使一个觉得持台独观点的人,也不会顺着他的意思说下去,因为他本身的目的并不在于辩论统一有理还是独立有理,而是嘲笑他所假想的对方的答案(无论是什么立场)。当然这一点做得太明显了(也就是太“贱”了),但不意味着一定不能达到他的目的。
很多时候被侵犯的人一时语塞,事实上也能够印证:日常歧视一大特点就是能让你欲说还休(这句话我要注册版权!哇哇哇!!他人勿用!!!去自我佩服一下先~~~)。他又不杀人又不放火甚至都不会言语辱骂你,不过体现优越感的途径就是有这许多多阿~
最近好像没什么人给我讲故事啦,我一直查看infoeverydayracism@gmail的。

2008年5月7日星期三

关于占小便宜(涉例:买东西)

在等人。近来难得有空如此无事可做。不如再上一个。
不行,人来了……回头再继续啵。
祝大家好!
(以下于5.11编辑完成)
有一次从一个地方出来,没事就自己走着玩儿,正好逛到一个华人聚居的街区,然后看到一家连锁超市想进去买个零嘴吃。那时候下午5点超市刚开门(不是Caprabo那种规模比较大的超市,所以中午休息的),没顾客。我拿了一小袋Kitkat,那个时候几毛钱吧,反正不到1欧元。给了收银员10欧,她找了我一些钢蹦(凑足找5欧的那个数额),然后就关柜台走掉了。我看她往蔬果柜去理货,就叫她,说钱还没找够呢。她先是装聋了一会儿,等我马上要过去问她时,她才回过头说,来了来了。然后问也没问就给了我5欧纸币。
很明显,她是故意在诈小钱,而非无意中搞错或忘记了——都不用我解释,就乖乖给我,好打发我走。因为那个区有很多华人服装批发店,我怀疑她经常这么干,可能语言不好的人吃了亏也不一定能讨回来。所以她才这么猖狂,看我一张中国人脸,加上周围没有别人,就又想贪点小便宜了——虽然只是几欧元,这跟小偷没什么两样!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碰过这种情况?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chinita”(涉例:在街上)

此贴搁黄了……这么久……长话短说。
话说在巴塞罗那街上被叫chinita已经记不清多少次。我后来听说还有叫华人男性chinito的。然后还有在英国的华人被叫chink之类吧(详见天涯那个链接,有耐心滴筒子就慢慢看吧)。不过,这里只说我自己的经历。
显然都是陌生人啦。而且大多数时候对方都是男性拉(性别歧视也加进去)。但也不一定都是混混无赖之辈——虽然他们居多,总是会在那么无缘无故的情况下,吆喝你一句,有离的远的,有离的近的——很多发,所以普通的不说,说极致的例子。
我有次骑车,就是bicing那种,在Provença,从La Pedrera往Rbla. Catalunya方向骑。因为过了Pg. de Gràcia自行车道就没了,我一般没胆在机动车道跟一群摩托车疯子们捉迷藏,就骑上人行道(因为总宽超5米,实际宽超3米),完全合法。那天星期天早上8点半,路上几乎没人。然后我前面走着一个老头,跟我同向,慢悠悠的,拿着把雨伞,穿的很正式,像是住附近然后要去喝咖啡吃早点的那种。因为他正好走过一个书报亭旁边,虽然我很容易能过去,不过我也不急着赶时间,所以无所谓,还是等他走过了那段才超的。但居然他就在我后面喊起了“chi-ni-ta”。我马上刹车回头,胡乱喊了一句“tú, catalanista cabeza de mierda"(对阿,我一般要判断了对方是catalán,一般都用西班牙语骂)。话说我一般也很无奈,骂人也骂不干净,自己犯同样错误,但当时就是这样。我简直气昏了。且别说我根本什么都没碍着他,我事先反倒还让了他(虽然他后脑勺上不长眼睛)。我不晓得,他对自行车上人行道有意见,我觉得骑车的也有意见阿,如果到处都有安全的自行车道,谁还愿意骑到那个疙里疙瘩的地方去。要是换一个当地的青壮小伙儿,就是把他蹭了刮了,他也未必敢骂吧!好多行人,特别是年纪大的,对乱骑自行车的有意见,很正常啊,但你的意见怎么可以凭白无故发泄到我的身上呢?并且带着种族的符号?那我也不客气。
还有一个例子是前天在El Corte Inglés的超市买酸奶,一妇女推着婴儿车在我旁边,那小女孩儿还真是个娃娃(不是好多街上看着有5、6岁了还坐手推车的那种)。我也没注意她,但那个小孩儿边吃小饼干边往我这里吐泡泡,我觉得小孩儿阿,有什么,街上小孩盯着我看,少见,好奇,这很正常。但结果她接着吐阿吐,就给我含糊了一句chinita。我发誓她不是那种亲昵或者普通的语调阿!虽然很含糊,但是骂人的语调。赫赫,她妈一直在挑酸奶,全然不知。我后来问她小孩儿几个月,她说一岁半
厚厚,我自己差不多就这些破事儿了。我要研究的问题之一就是一个正常的集合名词如何能变成侮辱性称谓的呢,且不说用小词的情况,即使说“china/o”,我估计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是歧视。这个方面,虽然有了nigger类似的例子,但对于文化与族群相互关系的,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可挖滴……嗯,正好那天有个受访者说起此事,录丢了,我还要问他去呢。
先88!有事留言或者e/mail至: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2008年4月21日星期一

发丢了……郁闷中!

(明天重写——)
(28日更新:近期病中……………………

2008年4月20日星期日

阿姆旧事(涉例:在机场)

没去过荷兰,只是去年回国的时候,坐KLM,在Schiphol转的机。
去程的时候,出申根边境,只有一个通道开着,一女官,我给她机票和护照,她看了半天,说我不能过去。我跟她说,我是中国公民,飞往中国,有这些难道还不够?她不答,开始问我什么时候进入申根国的,从哪里,凭什么证件,在这里干什么,诸如此类。我的护照是才在巴塞罗那领馆换发过的,因为前面一本到期了,所以这本新的是白本。谢天谢地我包里带了旧护照(走之前我还在犹豫这作废的玩意儿有必要带吗),就一页一页翻出来给她看,然后因为护照号码也换了,又得跟她解释一番,然后再给她看西班牙发的外国人身份卡。一点破事,前后弄了5分钟的样子,才放我走。不明白,我回中国她也有资格问这问那吗——除非我是被通缉的犯罪嫌疑人吧!但实际情况中,我处于弱势地位,如果想过,就没法对她任何要求提出质疑,就算她是闲着无聊没事找事打发时间(当时确实没啥人)……
回程的时候,时间充裕,逛完了所有商店和ING展览,才往登机口走。先是遭遇了安检员的洗礼。我前面一个女的,荷兰人,她过那个透视扫描机,没事,出来就可以走了。换了我,跟她摆一样的(傻)姿势,同样没事,但出来后那安检员还是要上来搜身。话说你虽然在机器没有警报的情况下也有权怀疑我,但你总可以态度和蔼些吧。我就不信如果我是白人,她会同样语调大声喊叫shoes on the machine。我英语一时反应不出什么词,只跟她说,我是外国人,但不是聋子。听上去不像是很有效的抗议,郁闷。那女的声音和动作都很法西斯(我确实想不出更合适的用词),跟她比,前面那位疑神疑鬼的边境老奶奶官能算得上慈眉善目了。
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终于坐在登机口了。这时发生的一件事应该真正算的上是日常歧视。当时零零落落已经有一些旅客在等,看样子多为商务人士(我是下午5点左右的航班),然后一个女工作人员(可能是机场的可能是航空公司的)拿了一落调查表给大家发,边发边给每个人解释,希望配合填写之类。一排一排发,我也没有坐的很远,周边就有一些人,但她同一排发着,就当我空气一样漏过去了。我本来很情愿相信她是无意疏忽了,转身转来转去正好没看到我,但后来我邻座又来了一个人(后来听他讲英语的德行应该是西班牙人),于是那个工作人员就又专门过来给他发表,还问他是否看得懂英语,然后笑着说,请尽量填填之类。当时所有人都在低头填表,除了我——而且她离我那么近,不可能没注意到没有发给我。好,我宁可相信她因为我长着一张学生脸,不在她的对象范围之列。或者她只要调查男性乘客,等等。可事实是,后来陆续也来了一些一看就是中学生的人,还有一些白人女性,她都很殷勤的一次一次跑过去给他们,并且有人填完了,叫她,她又一次一次跑过去收。这样前后折腾有半个小时的样子,她没有忽视任何人,除了我。是啊,我当时也自己阿Q,爱给不给,我还懒得给你填意见呢。但对这种待遇实际上是有气的,而且也没处出的那种。很多歧视不只是表现在对你做了什么,而且会表现在对你没做什么。赫赫,猜想一下,如果我主动问她要表结果会怎样——大概先会扑上一张职业的笑脸,然后给你表格立即走开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吧……

2008年4月19日星期六

博客小换脸中~

前天第一个投票结束了,结果没多少人参与,郁闷。已经撤到页面底部了。
然后昨晚又上了两个新投票。嗯,如果大家觉得命题或选项不合适的话,请留意见给我吧!直接评论或者给我e-mail都行……
自从7号添了点击计数器,自我感觉良性循环中……人数上升最高潮是在Anti-cnn发了广告之后——一天之内从八十几变到一百多——看来那里人气就是旺阿。不过我还是尽量避免和那个主题重叠,也就没再去那里顶帖子了。
今天改了几个栏目标题,哈哈都是四个字感觉比较整齐的说。然后上了一个点击分布图,不过怀疑现在没很多新人来点,恐怕还得到处广而告之一下。还有小郁闷的是那个站点的地图都是欧美版(以大西洋为中心)的,我希望能换成亚太地区常用的世界地图——不知道有没有朋友知道哪里有阿……
昨天和前天还分别收到三条好消息
1。志愿受访者又增加了一(甚至两)位!!!
2。关于有位朋友在邮件里提出的问题,经过多方调查基本上找到了答案,马上就去发给她……
3。我一直想看的一本小书,被一位素不相识的好心网友找到了,而且要免费寄给我!
真不知道我哪里修来这些好运……是时候努力下子了!
灌水完毕。祝大家周末愉快!

2008年4月15日星期二

勿谈政治……(涉例:与同事)

中午跟策展部的同事吃饭,对面一个德西混血女孩聊起了印度密宗tantra什么的,然后我们俩就在说呼吸次数与寿命限度之类的。后来有西班牙同事加入,话题被她们引向运动员是否更长命,然后又被引向练习跑马拉松的爱好者该如何监控脉搏制定训练和策略。这时就有个同事说:“是啊,要是不控制好,有时自己觉得还想跑,结果就晕倒了呢。”我就笑插了一句:“万一这个人是在北京奥运会上晕倒的,说不定还会上这里报纸的头版,说北京的空气质量毒害运动员到了什么程度。”我说这个就是现成的例子(因为7号才翻译过萨马兰奇那篇访谈),谁知她们马上跳起来,连说:“噢~噢,不谈政治,不谈政治。”后来我们一路说笑回办公室。我给她们群发了《国家报》那篇访谈的链接
因为我们是很熟的关系,不过她们的反应还蛮让我吃惊的。因为并不是要压制我、不让我说话,而是相反,矫枉过正了——其中有个同事,在三月初的时候问过我西藏问题,问之前,左右上下铺垫了好半天,声明我可以拒绝不回答什么之类的,呵呵她那个担心哪……大概,是我跟办公室那位认为中国人都是骗子的西班牙人的诸次冷热回合让她们觉得我十分敏感。当天我觉得她们不该混淆敏感与脆弱。后来,我才联想到,这个确实也是受歧视人群通常会被冠以的“罪名”。事实上,问题就在这里——就像过敏源,不能说你自己是过敏源,然后弄得别人过敏了,最后怪别人不好,怪别人过敏。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平等。
昨天收到一个研究反抗运动的书单,这里就不删了。不过跟本主题没啥特别大关系。
这两天勤奋的回信中,够难~不过有大家支持很开心……
所以继续这里等你: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祝好~!

2008年4月13日星期日

谢谢么介!(涉例:校园里)

就在今天上午,我还在考虑是不是得把这个战线拖长,也因此只得改变作业的命题,因为进度没法儿改……
但扑面而来网友么介的一堆留言和邮件,让我又看到了希望。就好像踏破铁鞋之后的……
而且难能可贵的,ta的叙述非常真实,其中有一句,说同班同学对ta还好——“甚至都不会歧视我”,是令比我看到肢体冲突、石子对打等更难过的例子……
再有就是言语辱骂问题,我要正式给它一个名分。没有什么好tabú的!
谢谢么介……!

2008年4月11日星期五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涉例:课堂上)

曾有门课上,举例的时候,一个女生(西班牙人),因为她曾在旅行社实习,就说到她收到中国方面发来的酒店订单常常会写着“要求一个房间,要有床,有卫生间等等之类”。这个女生举这个例子是因为一个纯理论上的讨论而起(我这里不细说),但我不认为她有任何针对或看不起中国人的意思。但是那位老师不,他马上欣喜地把这个话题扩展开来,说,那说明他们不知道一个酒店的房间意味着什么,比如默认应该有哪些基础配置,等等。
我当时很火,就马上接着他说,我有一个类似的例子(正好是我脑子里一个现成的例子)。我在国内的时候,因工作关系认识一些西班牙企业的头儿,他们租好了房子,马上急着问哪里去联系电视天线——因为他们不知道小区里面默认就是有有线传输的卫星电视的,因为西班牙还在满城房顶上竖着天线、收着模拟电视信号的大村子时代
当时说的时候大家脸上都很客气,但彼此心里明白。虽然这次偶发情况中,我跟他算是扳平了。但在师生关系中,显然他有非常明显的地位优势,以及实际的权力。从那之后,我写的一些咨询邮件他就不回复我了。期末作业的时候,我也事先问过他(和另一位这门课的共同授课老师)命题范围、方向,等等,但他没有给我评论。我想,那好,那反正就按我自己的写。新学期初,收到另一位老师的邮件,告诉我不及格,一堆客气而政治正确的理由。我于是就索性去找系主任谈了,决定放弃这门课程。差的学分我只能再注册别的课程来补上。
但此人仍非常可能出现在未来我论文答辩的评审团中。我记得徐益明以前一句经典:“怕就怕裁判阿。别的怕什么?”
我砖抛过了等你的玉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

2008年4月10日星期四

一个德国网友的经历和看法

首先感谢medien给了我很多建议。我想ta不会介意我在这里转贴该文的链接
ta的帖子是在西藏事件的背景下写的,所以更多关注了西方媒体方面。在文中,ta谈到了媒体在引导和控制公众意识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我相信大家都是会感同身受的。
不过除此以外,ta还讲到了一些非常具体的这些公众意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比如牛奶涨价、比如中国的苹果、比如警察默认状态不相信小偷可能是德国人……
这些事例都非常细小,但足以体现一个社会的普遍思维(以及他们知识的分布)。或许有时对我们来说,真的不容易分清,电视或报纸上诬蔑中国或中国人的报道是属于“日常歧视”还是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那种歧视的表现,因为看电视与看报纸本身也就属于日常活动范畴。
最近两天我陆续收到了一些热心网友的来信和建议,很开心。不过也就因此更希望,是否我们在“控诉”这些歧视的时候,能否多一些具体的例证,而不仅仅是说“他们就是看不起中国/中国人”之类——毕竟,我们这些主观感受是从实际生活中的点滴经历积累和概括而来的,是否可以同时讲一些有说服力的“证据”呢?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有的
我在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谢谢支持 ^_^ 周末愉快!

2008年4月8日星期二

嗬嗬,笑阿……!(涉例:在银行)

今早去花旗银行(CitiBank)问事情,Rbla. Catalunya的那个营业处,我刚开口:“No soy cliente pero quisiera saber si es posible...(我不是你们的客户,但想知道是不是可以……)”那个男职员听到这里就夸张的笑起来,而且是笑个不停,边笑边说:“Pero si le no puedo hacer nada si no es...(可您不是……的话我什么也干不了啊)”。他那个笑的不能自己的样子就像是碰到了天大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马上要说OMG一样。我当即打断他说:“A qué vienen tantas risas? Pues no. Me lo dice, ya está. Pero a qué vienen tantas risas? Se ha enterado de lo que le iba a preguntar?(笑什么劲?不行就不行了。跟我说一下就是了。有什么好笑的?知道我刚要问什么吗?)”他一下子哑了,不笑了,然后说:“Le estaba diciendo que si no es nuestro cliente, no le podemos dar ningún servicio...(我在跟您说,如果您不是我们的客户,我们无法提供服务给您……)”他语调平下来了,但我没放过他:“Pues muy bien. Le querría preguntar cómo hacer una transferencia a un Citibank de un otro país, y a lo mejor voy a ser vuestro cliente. Pero riéndose, de esta manera, como si le huebiera dicho una tontería. Hombre... (很好啊。我刚才想知道如何可以给国外的花期银行汇款,说不定就要在这里开户了呢。但您笑的这个样子,似乎我说了天大的蠢话一样。有没有搞错……)”他见开脱不掉,才终于给我说“perdón(对不起)”说了好几遍。其实我当时一点儿不气,装的。这个事情很小,他那个自发性的笑很难说就是故意嘲笑我……但他估计是歧视惯了(所以用不着故意,已经成自然了)。我就想把他这个毛病治狠点儿——那幅天真傲慢不可一世把别人都当白痴的德行,银行的怎么了(况且那个时候又没人在我后面排队,他闲的要死),我当时摆的脸色和说话的语气就是像马上要去投诉他那种。赫赫。果然吓住了耶~~敬酒不吃。下回再碰到中国人,看他还敢那么猖狂。
不过今天倒是我头一次碰到银行里发生这种故事,以前各个银行什么的都感觉挺好,至少没感觉过打量你是不是穷然后看人下菜碟的那种。但我又记得很久以前在西华甚至读到过帖子,说去银行存款,给500欧现金职员只给存了300还是多少的(我记不清了)。我那时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因为有监控录像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银行程序居然还敢有人溜空!?这个帖子不知现在还在不在。看来一切皆有可能的说。
刚才一个网友留言,说也是今天早上,在银行排队的时候后进来的人把她当空气,直接去问她前面一位。这个事情应该是挺普遍的吧,我不知道,买票阿买快餐什么的(在国内就更常见了),至少我自己——大概因为我矮吧,所以更容易有借口被当成空气了。总之很多时候,要是你不叫出自己的声音,就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总会有那么些人想占你(哪怕是很小的)便宜。

2008年4月7日星期一

我为什么不研究媒体与歧视的关系?

前段时间在Anti-cnn认识了一个网友,ta在一个帖子中讲到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歧视现象,理解相当精准。后来ta建议我,可以从媒体方面着手去分析这些现象的根源等等。我承认ta说的非常非常有道理,但很遗憾我暂时不会考虑采纳这个建议——因为,搞这方面的大仙很多且研究水平已经相当深入了,就算没让我到望尘莫及的地步,我至多也就是追尘而已。看那些发黄的书,感觉就是我每天的经历写照——从另一个角度,这也说明了,西方/白人世界的种族歧视现象在近二十年中没有什么变化。参考书目
相反,在“日常歧视”这个概念被提出以后,虽然很受欢迎、被引用也很多,但其自身发展的并不怎么充分。比如就我目前了解的一些研究,大都是以少数族裔中的知识分子或其他有识、精英阶层的经历作为对象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华人的经历和声音其实还是处于默状态
开这个博客我就是想投石问路。我也不知道我能走到哪一步。或许最后我还是投降了,又折回去研究那些有文化的、语言没有问题的外来者。但我还是希望能之前哪怕有限的尝试一下,为什么不呢?
但现阶段我确实没有那样的时间去街头巷尾扑人。所以大家要是能主动跟我交流,那就太谢谢啦!期待ing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 ~~

博客名字的由来

既然有“日常歧视”——Everyday racism(西语Racismo cotidiano),那就应该有Anti-racism every day
遂叫“天天反歧视”啦~~
顺便啰嗦一句,副标题和文章里那些蓝色高亮显示的文字是链接,可以点击打开的(昨天有个网友误认为这个帖子里的“feo一词”是指国人,可能就是因为没有点击那张图看的缘故——其实是在说车)。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关于“讨嫌”或“犯贱”(涉例:买东西)

我在最初的对几个巴塞罗那华人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时候国人会觉得“歧视”这个词过于重了,至少也是比较“遥远”,很难和自己的经历对上号,感觉那是只有美国或者南非的黑人的遭遇才适用的。另外,我记得有次我在一个论坛里讲到Ryanair的网上登机限制政策涉嫌歧视非欧盟顾客(以及违反申根协定),就有人说我“唯歧视论”——意思是大概什么事儿到了我这儿都上纲上线为歧视了
我很理解这种看法。
Essed在她那本里程碑式的书里提到过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黑人女生,大约是高中的时候,在体育馆里,大概是碰巧挡在一个白人学生的前面了,就被后者粗暴地推开。她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说:“难道他就不能说句——对不起,请让一下?不会的,事实上他们就是无时不刻不在试验着到底能欺负你到什么程度。”
可以见得,这样的事情对黑人来说,已经是定义非常明晰的歧视。
不过基于我们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就“歧视”一词获得的理解,确实很难将这一类行为立即规划入“歧视”之列。可能在相似情况下,大家会使用“犯贱”、“故意讨厌/讨嫌”之类的感性描述
另一个很常用到的词是“看不起”或“瞧不起”。比如,众所周知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对于这种歧视,我们似乎更倾向于使用感性以及激发感性的用词和分类,等等。不过这些都是我个人推测,所以希望能够更广泛的得到大家的意见予以证实或推翻。如果没有任何留言的话,或许明后天我会上一个投票
当然其实用什么词是无所谓的,我们能够找到(identify)这个概念的所指,那就足够了。不过如果能够找准,自然对我做起调查来要更方便一些。
最后,既然说到了犯贱,我这里不得不说到我以前在西华提过的一个例子。
有次我在麦当劳买甜筒,排队人比较多,我等的时候就把零钱包掏出来数数是不是有刚好够的零钱(那时甜筒价格是60欧分)。其实很多国人有喜欢把硬币先花掉的习惯,特别是买的东西带零的时候,比如如果说总价20块8,你有51块3,一般你会给这个51块3让对方找你30块5,而不是给他/ 她50让找29块2,对吧(这里就不提中西基础教育里的心算要求上的水平差异了)。废话打住。我就在那里数硬币的时候,突然上方冒出一个女的声音(因为她比我高),不怀好意的笑着用那种语调缓慢地问我:“Te falta algo? (缺什么不缺?)”我当时刚到,对付这种情况没有经验,还愣了一会儿,我看到她跟旁边2男1女是一起的,他们4个人都在那里得意的彼此笑着。赫赫也不知道我怎么感觉他们不是catalanes,于是就用catalán回了她:“La teva educació(缺你的教养)”。我说的挺大声,前面有人看过来,他们没有台阶下了。
事实上我这个策略后来屡试不爽,虽然我是很看不起(哈哈,我的歧视)加泰罗尼亚唧唧歪歪的所谓语言文化独立政策,但是这招儿用来对付非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人还是很管用,因为加泰罗尼亚的高高在上是他们最不能接受但不得不接受的,至少能提醒对方你在谁的地盘儿上。
关于反日常歧视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是否意味着另外一种歧视,我将在以后的帖子里专门跟大家讨论。

2008年4月2日星期三

就先从最新的一例说起吧(涉例:与同事)

今天下班回来的时候,班车上,听到一个同事拿着《报纸》(El Periódico)跟旁边座位的人嚷嚷,什么:“...mira, como lo que hacen los chinos...(看,就像中国人搞的那种……)”当时我坐在他斜对角,中间过道的另一边,就伸出脖子问:“Qué pasa con los chinos ahora?(中国人又怎么了?)”他举出《报纸》中间一页给我看——本来我正诧异,那天的《报纸》我已经从头至尾翻完,没发现什么胡说中国的——他说:“Mira, que por delante se ve como un Mercedes(看这个,从前面看像是辆奔驰)”我看到那张图便心里有数了。可没等我说话,我旁边座位的人突然好心的跳出来想帮他打圆场——笑着跟我解释:“No. Es de Cuba. Quiere decir que se parece al "estilo chino"(不,其实是古巴的。他的意思是说看上去像“中国的风格”)”我将计就计,抓住他们问:“Qué quiere decir "el estilo chino"?(什么叫“中国的风格”?)”他们有些不好意思了,笑容变得尴尬起来,不过还是笑着。我也笑着,接着说:“O sea, feo... es así? (就是说,难看,对吧?)”没有人做声。并且一直后来,那个引发话题的人也没像往常一样在车上咋呼。到站下车的时候,他专门跑到我这里来跟我笑着说了句Adiós(再见)。我想他终于开始长点记性了……
——话说跟此君的回合我已不是头一次。这个人呢,是我邻桌一个新来项目工程师的监工,级别自然比我高,但我的两个头儿呢又都是他的监工。这么个关系。而且因为平时我跟他工作上没有直接往来,所以在这个实习生到来之前,虽然我们同处一间办公室,但我跟他彼此很不熟。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在自己桌子那里喊叫,说怎么搜出来的全是中文页面。换了现在我根本不会睬他(他也不会这么猖狂赫赫),不过那时候听到他叫,我就问了他怎么了,或许我能帮忙。他一拍脑门,说:“哎呀,我怎么忘了,我们这儿有个中国人嘛”。然后他跟我讲他在找一种材料,怎样怎样,要知道那个材料的属性,但出来的搜索结果全部是中文。我看了一下,结果都是Google scholar的,是学术文章,跟他要用的地方应该没啥关系。我就在自己电脑上帮他找到了3种同类型材料的法规标准,附有详细的属性。发了邮件给他。他没有回也没有再叫,我想应该他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没想到快下班的时候,在走廊上碰见,我随口问他是不是解决了,他说:“没有没有。我先头搞错了。已经用不着查这个属性了。Pero no pensaba que los chinos también copian esto(但我没想到中国人也抄了这个)。”我一听就来了火,刚要问他什么叫“抄”,就是一种钢铁,你可以生产别人就不可以生产了?但他已经走掉了。我那次以后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第二次还是因搜索而起。那个时候他的实习生已经到岗,所以他经常会转到我的座位附近来。一天,我在Google上搜东西,他远远看到,就笑眯眯的跟我说:“别找了。Los chinos mienten(中国人都撒谎)”我白了他一眼,毕竟这个话,在任何人听来都超出了一般的玩笑范围,何况我们办公室虽然只有十多个人的但总共加起来国籍超过9种。他有些意识到话说重了,就接着跟我说:“Los que están en China, todos mienten(凡是在中国的中国人,都撒谎)”我打断他说:“Cómo lo sabes? Entiendes el chino o qué?(你怎么知道的?你懂中文还是怎么着?)”他支吾了一句:“Cuando te dicen una cosa, hacen otra(他们跟你说是一套,做又是一套)”但马上继续他先前的补救工作:“Pero los que están fuera, no. Los que están en Singapour, Canadá... éstos no(但那些在海外的不这样,那些在新加坡、加拿大什么的中国人不是这样)”我接着驳他:“Quieres decir que cuando yo estaba en China, era mentirosa, y al venir en España, ya soy "normal", verdad?(你的意思是说我在中国的时候是个骗子,等来了西班牙了呢,就变“正常”了,是么?)”他连忙说:“No, no no. No estoy diciendo que tú... (不是不是,我不是在说你……)”但是他噎住了。我朝他甩甩眉毛,他在那里张着嘴但马上变成了赔笑。这时我对面的一个德国同事插话打了圆场,她说根本不可能这样分的,西班牙人就是爱胡吹牛,你(指我)别当真。我也就不好再抓着辫子驳他了。
这件事情之后,此君对我收敛了许多。但不是说他觉得没有在歧视,实际上就不是歧视了。有一次我们要接待一个中国到访的客户,来的代表级别比较高,我们公司会有二把手等高层参与接待。因为此君是我们公司以前唯一跟这个客户直接打过交道的人,我们大家就事先拿着日程安排一起去问他一些情况。然后他第一句话什么呢:“Son muy chinos(他们可中国人了)”但看到公司领导在场,他立即对我加了一句“perdón(对不起)”。且不说这种小人阿、势利阿之类,他此时应该也想起了之前跟我有过“撒谎”上的争论。我是十分清楚他的偏见所在的——大家看,从他头一个例子到这最后一个,全部都是认为中国人撒谎骗人。但他说这个“对不起”,其实等于越抹越黑,但他自己却仍不觉察这种建立在将否定面盲目扩大化之上的错误。他会认为,把我和其他应该符合他假想中的中国人区分开了,那就不算歧视我了(甚至可以算看得起我)。但事实上,这只会令我更加愤恨,因为他这种区分正好体现了他默认状态的假想。
这种例子非常多,特别是在看上去彼此都很有教养、相互也很尊重的关系中,以及一些跨国夫妻的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会不自觉的冒出来。
关于有意与无意中的歧视,大家有什么想法?或许我该另开一个贴子……?

白纸黑字~声讨歧视~(涉例:找房子)

三开三撤,数次更名,开这个博客的想法今天终于落实了下来。VISCA!
虽然跟西班牙人打交道已八年不止,但对于他们对华人的歧视,要至于切身感受的层面,还是最近30个月在巴塞罗那住下以来的事。
我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把很多现象理解为“歧视”。比如我刚到巴塞罗那的时候找合租房,事先在电话里说的挺好,但等看房面谈之后,对方就突然变得犹豫,甚至有的我已经说可以付押金了,对方却不置可否。等我回头再去电话问,就会得到答复:已经租掉了——并且大多时候还是有“理由”的,比如一个朋友推荐了一个朋友,因此关系比较近什么的之类,然后表示遗憾。这样的事情刚开始我怎么也不会注意,但接连发生三次五次不同背景的对方都是如此,我才模糊意识到,大约因为见了面看到我是中国人的缘故吧。那时第一次经历这种偏见,很惊诧,但后来找到房子了就也没有再想很多。后来生活中陆续碰到一些令我愤慨的事情,但我并没有把它们之间联系起来,那时的情绪很单纯,就是个案仇视。
两年前的春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racismo cotidiano这个概念——立即就喜欢上了,觉得非常贴切的总结了我那些大不爽小不快,我自己非常identificada!种族歧视,或者更大范围的因年龄、性别、文化、地域等引起的歧视,表现形式其实有很多种,有些是赤裸裸的暴力或特权;但还有一些是非常隐蔽的、更不易被觉察到的、更容易找借口开脱掉的、甚至攻击与被攻击各方都已经习以为常了的歧视,它们所造成的伤害往往是隐性而顽固的——因为它的不可预见性和重复性——比如我一会儿要讲到的一个今天刚发生的例子。
可以说我个人在西班牙的生活经历直接导致我决定更严肃的对待这个问题/现象,而不再是限于临时的口头反击和对骂。我希望能够了解更多的情况作为基础,以期做一些系统的研究——具体就是针对海外华人这个群体,因为我们的情况跟(比如说)黑人受到的歧视性质还是有不少差别的。在西华论坛我看到过不少事例,但我在此关注的重点是与当地外国人之间的、非打砸抢烧性质的日常歧视案例。开这个博客,一方面我希望能尽量梳理自己的经历和想法,但我自己的经历有限,并且有些可能很主观,所以,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倾听有不同经验的人的思路和启发。如果你有任何意见、看法、建议、批评、投票创意等等,或者有问题或者有亲身经历要讲述,敬请通过在线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infoeverydayracism@gmail.com,谢谢!

问问海外华人——如果说起“对中国人的日常歧视”,您

华人在海外遭受日常歧视,

您的情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