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外华人在生活中遭受的日常歧视

2008年4月6日星期日

关于“讨嫌”或“犯贱”(涉例:买东西)

我在最初的对几个巴塞罗那华人的调查中发现,很多时候国人会觉得“歧视”这个词过于重了,至少也是比较“遥远”,很难和自己的经历对上号,感觉那是只有美国或者南非的黑人的遭遇才适用的。另外,我记得有次我在一个论坛里讲到Ryanair的网上登机限制政策涉嫌歧视非欧盟顾客(以及违反申根协定),就有人说我“唯歧视论”——意思是大概什么事儿到了我这儿都上纲上线为歧视了
我很理解这种看法。
Essed在她那本里程碑式的书里提到过这么一个例子。
有个黑人女生,大约是高中的时候,在体育馆里,大概是碰巧挡在一个白人学生的前面了,就被后者粗暴地推开。她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说:“难道他就不能说句——对不起,请让一下?不会的,事实上他们就是无时不刻不在试验着到底能欺负你到什么程度。”
可以见得,这样的事情对黑人来说,已经是定义非常明晰的歧视。
不过基于我们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就“歧视”一词获得的理解,确实很难将这一类行为立即规划入“歧视”之列。可能在相似情况下,大家会使用“犯贱”、“故意讨厌/讨嫌”之类的感性描述
另一个很常用到的词是“看不起”或“瞧不起”。比如,众所周知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对于这种歧视,我们似乎更倾向于使用感性以及激发感性的用词和分类,等等。不过这些都是我个人推测,所以希望能够更广泛的得到大家的意见予以证实或推翻。如果没有任何留言的话,或许明后天我会上一个投票
当然其实用什么词是无所谓的,我们能够找到(identify)这个概念的所指,那就足够了。不过如果能够找准,自然对我做起调查来要更方便一些。
最后,既然说到了犯贱,我这里不得不说到我以前在西华提过的一个例子。
有次我在麦当劳买甜筒,排队人比较多,我等的时候就把零钱包掏出来数数是不是有刚好够的零钱(那时甜筒价格是60欧分)。其实很多国人有喜欢把硬币先花掉的习惯,特别是买的东西带零的时候,比如如果说总价20块8,你有51块3,一般你会给这个51块3让对方找你30块5,而不是给他/ 她50让找29块2,对吧(这里就不提中西基础教育里的心算要求上的水平差异了)。废话打住。我就在那里数硬币的时候,突然上方冒出一个女的声音(因为她比我高),不怀好意的笑着用那种语调缓慢地问我:“Te falta algo? (缺什么不缺?)”我当时刚到,对付这种情况没有经验,还愣了一会儿,我看到她跟旁边2男1女是一起的,他们4个人都在那里得意的彼此笑着。赫赫也不知道我怎么感觉他们不是catalanes,于是就用catalán回了她:“La teva educació(缺你的教养)”。我说的挺大声,前面有人看过来,他们没有台阶下了。
事实上我这个策略后来屡试不爽,虽然我是很看不起(哈哈,我的歧视)加泰罗尼亚唧唧歪歪的所谓语言文化独立政策,但是这招儿用来对付非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人还是很管用,因为加泰罗尼亚的高高在上是他们最不能接受但不得不接受的,至少能提醒对方你在谁的地盘儿上。
关于反日常歧视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是否意味着另外一种歧视,我将在以后的帖子里专门跟大家讨论。

4 条评论:

匿名 说...

你好   
我是刚来西不到一年的中学生,现在加泰罗尼亚区,我在西华论坛里看过你文中提到的那个帖子,呵呵 .  你这个博客中的文章都是写的研究"歧视"之类的文章 ,你是学什么专业 ?     我刚15了,在VIC这边上初3好些月了, 很痛苦,真的, 每天都得面对大大小小的"日常歧视", 该知道, 小孩是残忍的 . 我在这边时间不很长,但所经历的这类事是多了去了, 又因为我脾气,受了不少苦头.  不知道怎么说了给 , 总算是看到这个博客了 . 我该为在西华人的现状出份力的, 不久之后,我要做的事还很多 ,  可有些雄心壮志什么的是很容易被时间磨灭的```` 谁知道呢
我会常来看

匿名 说...

上面是我  
不匿名  
因为其他文章里我还得留  

Wú Liàng 说...

谢谢你,么介!
我学的专业可以概括为“话语与社会”,主要涉及社会语言学、社会心理学等。
我已经回复你的邮件了。很难过不能直接帮你什么忙。希望等你换了环境,会好一些。还有就是,学校没有类似投诉的机制吗,你说的很多事情已经超出了“日常歧视”的范畴,而是“暴力歧视”了。我不了解,还是说这种现象真的很普遍?在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当中,相互都有?还是仅针对华人学生?

Wú Liàng 说...

还有,真的雄心壮志是不会被时间(年龄、经历)所磨灭的。哪怕你能做的是很小的事情,坚持和不坚持,结果是不一样的。先相信自己!不要自己先放弃……

问问海外华人——如果说起“对中国人的日常歧视”,您

华人在海外遭受日常歧视,

您的情况是: